明悦心理
心理咨询热线:0351-8331156
近年来,自恋在精神分析的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很难有资料证实,是不是现在自恋的人多了?自恋人格多了?从原来就有,就是没有从这个角度更多的去关注。这个是国际国内共同的一个趋势,从经典精神分析到客体关系,一直到自体心理学,自恋会越来越突出成为我们关注的中心。
首先我们来从具体的表现来识别自恋的特征,自恋是人最基本的一个特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恋,我们没有一点自恋,就很难在社会上获得一些成功。
自恋型人格障碍需要符合哪些标准呢?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讲,我们更重要的是去关注自恋是怎么形成的?从心里动力学的角度,他的早年心理冲突是什么?她的防御机制是什么?等等。这是我们要重点掌握的。最后我们要落实的是个案,我们碰到自恋的个案怎么去应对,怎么去帮助他。
首先自恋的概念——水仙花,来源于希腊神话,神话都是有来源的,都是我们人类集体无意识,各种人性在神话中的再现,投注了很多我们内心被凝聚起来的观念,在弗洛伊德之前,自恋被当做一种性倒错,也就是自己恋自己,把自己的身体作为性对象,弗洛伊德也接受这个观点,只是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巴林特是用“原始的爱”取代“原始的自恋”,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原始的自恋,他没有能力将力比多投注到外界,只能固着在自己身上,婴儿无法区分出自己和外部世界,这是对原始自恋的质疑。因为弗洛伊德非常明确,自恋的个案不能做精神分析,因为他没办法移情,后来的心理学家——科胡特就发展了给自恋的个案做精神分析,认为自恋的个案有他的移情的方式,完全是可以做分析的,也发展出更多精神分析的技术。
我们去关注对自己的力比多投注是不是一个病理现象?在我是谁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我是否能够处理这之间的差距,以及调节自尊感的机制究竟是什么呢?比如我感到内心悲哀、渺小的时候我能做什么?试图去贬低别人,试图强迫别人来赞美,或者逃进白日梦等。这是自恋障碍者常用的机制。当一个人大量的使用这类的防御机制,那可能就是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的概念演变:科胡特
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痛苦主要源于没有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尊并把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前提是一个人肯定会有痛苦,现实和理想会有一定的差距。自恋的发展是与驱力并行的。当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它处在原始自恋的平衡期。这种理想状态受到母亲的照料的局限的破坏,孩子不得不通过发展出夸大和表演性自体的意象来补偿那失去了的完美状态。孩子还把丧失了的母亲客体的完美性投射到被尊崇的无所不能的自体客体上:理想化的父母意象。指向父母理想化的形象没有办法得到就投向了外界。在适宜的发展条件下,原始和夸大自体的夸大会逐渐地被驯服,适应了现实。如果婴幼儿从小得到很多的照料,同时也能接受挫折,然后去适应这个现实。这个结构被整合到成人的人格中,并为我们的自我适应的行动和我们的自尊提供驱力能量。当孩子被照顾的时候,会感到挫折,所以很强调母亲的功能,就是能够缓解孩子心理紧张的能力——从客体到自体。科胡特把这个运作过程称为转换性内化-这是正常的发展。我们在之前也讲到过过渡客体这个问题,母亲能够照料回应孩子的痛苦,比如断奶,小孩子很痛苦,母亲会抱着他晃啊、唱摇篮曲啊,这样一些缓解的功能,小孩子会逐步内化,他可以用这样的形象来自己缓解自己,也就是说不是真实的存在,有这样一个象征性母亲的存在也可以让自己得到安心。
自恋移情:理想化移情
把治疗师理想化,认为治疗师无所不能,因而崇拜治疗师。把理想化父母投射给治疗师了。治疗师也会发现,自己没做什么,也没有完全理解来访者所呈现的东西,你也没有为他的内心理解做出什么特别深奥的解释,也没有特别共情的支持到他,但是他已经把你非常理想化了,治疗师会感到非常诧异,我什么也没做,他怎么会认为我非常厉害,对他非常有帮助呢,其实是把理想化的父母投射给你了,感到你无所不能。这样来访者会认为能够认识这样的治疗师,感到非常荣幸,自我感觉良好,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见到这个理想化的治疗师,他也感到非常好。
自恋移情:镜映式移情
把治疗师当成自己的粉丝,希望从治疗师那里得到肯定和赞许,治疗师遇到这样的来访者真的会非常欣赏他,能力非常强,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一步步走过来,别人扛不了的困难,他都能自我突破,找到自我内在的力量,克服了很多困难,经历非常丰富,也非常有成就。如果治疗师接招,潜意识被投射认同了,病人的自我感觉就会非常好,变得非常自信,他感觉到你非言语的肯定和赞许,来访者总是在你面前呈现非常好的一面,潜意识就是为了得到治疗师的肯定和赞许。治疗师会觉得这样的来访者我怎么能够给他做治疗呢,好像应该是他给你做治疗,你会有很真实的这样的感觉。
自恋移情:另我移情
把治疗师当成另一个自我,或自己的孪生兄弟,在治疗关系中和治疗师心心相印、趣味相投、意见一致、步伐统一,治疗师也会有这样的感觉。非常严重的,甚至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感应,当一个咨询师在小组中报这类的个案,好像在咨询中来访者跟治疗师玩得很好,很投入,但是我们旁边的人感到跟我们无关,两个人在咨访关系中的互动就像娘子像水仙花一样,非常耀眼,相当于互相欣赏,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周围人感到融入不了。两个人关系非常紧密,大概不需要用许多语言去解释,就感到对方应该懂我的,不用说,说了就没意思了。
假性自体
就像荣格讲到的人格面具一样,就是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习惯性的呈现最好的一面,这个假应该带有引号,因为这是他从小身不由己、潜移默化的一部分,也是他很真实的表现。当我们总是呈现好的一面的时候,这是不真实的、不完整、不完全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故意作假,这本身也是他的一部分。
来自早期的镜映失败,就是婴儿在成长中的诉求并没有被照料者看到并回应,这个讲到的是环境的缺失,当婴儿呈现“我很饿”的时候,妈妈可能回答:好的,你饿了我就喂你吃东西;或者妈妈也可能回答:当我准备好喂你的时候你才能有东西吃,假如我正在忙着,我就可能没心思喂你,可能是母亲还没有意识到要去回应他,婴儿做出了一个夸大的表达:喂我,做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姿态,现在就喂我。所以,婴儿很小,没有能力去延迟满足及忍受,母亲或婴儿的其他照顾者需要给予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不是100%,但是基本的满足总要需要的。
婴儿需要感到自己是强大的,需要感到母亲会回应她的愿望,需要感到母亲想要、愿意回应她,而且能轻易地满足她。
但如果妈妈不想回应孩子,如果妈妈不断地要求孩子调整自己适应妈妈,问题就会出现。
当婴儿被拒绝的时候,起初的反应是生气、哭闹,哭不出来了,最终会变得抑郁。
如果妈妈不接纳婴儿的要求,婴儿不仅会被挫败,而且还不允许对此生气,因为妈妈不希望孩子因为遭到拒绝而生气,会激发母亲的内疚,母亲不能接纳这种内疚感,压抑这种内疚,还会要求婴儿不要生气。
最后,婴儿发现提出要求就会被母亲拒绝,而如果为此抱怨母亲,母亲就会不理她或变得冷漠或惩罚她。婴儿会屈服于照料者,这时,婴儿就会倾向于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就是会压制自己真实的愿望,呈现出照料者所期待的反应。
婴儿意识到如果想让母亲站在自己一边,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冰冰,婴儿必须学会随和,学会做妈妈想让她做的事,于是她开始努力取悦母亲,学会让自己变得可爱。一个人有非常强的适应生活能力,换句话说,从小察言观色,做出最恰当的反应,所谓恰当的反应是从现实当中锤炼出来的,通过对母亲的察觉和感受,知道怎么做,母亲才会高兴,孩子尝试了解母亲的喜好,学着做母亲喜欢的事,甚至在母亲要求她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孩子非常乖,是从小训练出来的,变成一种本能了。
孩子如果招人喜欢,做母亲期许的事,而后母亲就会对她和蔼;这样孩子知道了她只有做个乖孩子,在母亲要求之前把母亲想让她做的做好, 母亲才会满意。母亲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满足孩子即时的哭闹吵,没有办法及时回应他,这就是所谓小小的挫折。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持久的、大范围的、总是这样的,所以才有可能让孩子去主动适应母亲的期待,让母亲满意。
小孩子成长过程中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
付出的代价:孩子逐渐与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但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可以做学霸,工作很有成就,但是内心会感到很迷茫,感到没有意义,特别是遭遇到拒绝,会思考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因为不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跟周围的最高标准相符合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母亲有母亲的理由,可能她也苦大仇深,不是说这个母亲故意去虐待孩子,可能这个母亲已经感到够辛苦了,整个大家庭里面的重任都压在她身上,父亲缺位,就靠母亲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又要管娘家的事情,还有老人们,她太辛苦了,给孩子有基本的吃和穿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换句话说,家庭代际传承下来的很多的创伤和压力,通过母亲,让孩子来承担,孩子变成了母亲的容器,因为小孩子从小要去包容和容纳母亲很多负面的情绪。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有这个意义,环境不允许孩子可以任性的即刻满足。所以在这里讲到的失去自我的情感和自我的认识,是不得已,由于环境他必须要去周围有什么需求,有太多周围的需要需要他去承担和感知,然后才会在某一天突然想到我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用,不是你想就能够意识到的。
但同时孩子也感到愤怒和抑郁,因为只有在她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母亲才会爱她。
妈妈没有爱自己全部,或者自己最爱的部分却不被母亲所爱。
同时孩子也学会了压制自己的痛苦,甚至意识不到痛苦了,这是防御,自恋的个案会用比较原始的防御机制,因为他产生的阶段是心理发展比较早期的(两三岁以前)问题,我们笼统的讲就是压制自己的冲动,很多人会说我没有难过啊,没有痛苦啊,小时候不都是这样的吗?甚至有的个人会站在父母更高的高度去回忆父母的样子说,那个年代父母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他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父母,很有觉悟,这个觉悟是从小练就的,是内心真诚的说的,并不是他内心作假在说。从小就必须要去理解父母,所以问他有什么痛苦,他没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在潜意识层面上。
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周围人会感觉,他这么大的成就已经够可以了,现在什么都不做,吃老本,别人一辈子都赶不上,这样的个案,用周围普通的标准是不行的,这些人不是普通的,他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如果你用普通的标准告诉他,你已经蛮好了,对他来说是一种羞辱。我们讲自恋或者假性自体,非常有利的一面是激发一个人非常努力,超越自卑来取得成就,当然任何一件事都是双刃剑,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是跟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失去的联系,不能体验到自己真实情感,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不是所谓的抑郁症,比如一个诱发事件,别人看上去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要涉及到他的自我评价,涉及他的自尊,涉及到他整个存在价值象征意义上的,他就会被触发成抑郁症,还有其他方面的各种问题。
因此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总是感到周围有东西在鞭策自己一样,现实中也没有人在鞭策自己,这已经变成习惯了,他成绩出众,非常成功,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感觉内在感觉迷茫、空虚。他要不断追求下一个成功的目标,我们有的时候会感到有点悲壮或者悲哀,一个人有成就应付给能够享受,非常自我肯定,如果一旦停下来就要迷茫、空虚、追求下一个成就的目标,亲近的人也会感到非常心痛,又带着仰视、又带着无奈去看他。
从小婴幼儿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也就是表扬、鼓励的时候,才能感到高兴。他自我的价值是建立在别人的表扬上的。我们在跟别人的互动当中,总希望能够得到别人正面的回应、被肯定,这是很正常的,在这里讲到是一个度的问题。
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行动的意义只在于操纵或控制母亲,所谓操纵母亲就是不要不理自己,不要操纵自己,不要对自己非常冷漠。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不用这么努力,不用这么辛苦,别人还是蛮喜欢他的,这就是一个差距,所谓差距就是旁观者清,他已经察觉不到了。
治疗师也会喜欢这样努力取悦自己的病人,就像家长也很喜欢小孩很听话,很懂事,很乖,特别是非常能够善解人意,老师也会非常喜欢这样的学生,老师关心的事情,他会提前为老师操心。
这些病人非常令人满意,讨人喜欢,发觉治疗师喜欢什么,然后就那样去做,很会镜映,善于反应,非常随和,悦人。认为“你的解释太精彩了。我从来没有那样想过。” 这话听起来像拍马屁,但其实不是,他是很真诚的在讲这些话,这是他真实的感受,关键是我们治疗师也会感到他说得非常对,我们本身也为自己有独特的理解感到自豪,通俗点讲,你作为治疗师非常厉害的部分,只有这个病人能懂你,你之前的病人,甚至你的同事也不能看到你这个点的优秀。这个病人太聪明了,真的知道我有多棒,但愿我所有的病人都像他一样,我真的很喜欢给他治疗。病人对治疗师的赞赏、钦佩之中有一些假性的东西,并不是说那句话假,
挑治疗师喜欢的话说,但在表达和真实的感觉之间隔着一堵墙,这堵墙就是他不能体验自己真实的部分。
在移情中,治疗师可能又会发现病人并不是在把治疗师理想化,而是在治疗师身上重复她生命早期与危险母亲的关系。如果这个病人不在你面前表现得这么出色,他潜在感到危险,就相当于小时候没有体谅到目前的需求一样,没有做好,母亲会对他比较冷漠,会不理他,所以他怕你也这么对他,治疗师有时候就会感到很累,很假,必须要时刻去表扬他,肯定他,因为他在很真实的、很努力,虽然你感到他是来访者,是病人,没有必要这么努力,他本身是来寻求帮助的,怎么还要表现出这么努力,如果你不去肯定他的这种努力就太没有人性了,所以有时候为了尽责任也要很努力的赞赏他。对于这样的来访者我们需要去当时当刻的去回应他的感受,因为他做的很多努力需要被看到,只有咨访关系有了一定的基础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把他移情当中潜意识的部分,比如说跟早年母亲关系中攻击性的部分,愤怒的部分,理想化要破灭的部分,要去跟他面质。
病人实际上并不信任治疗师,理性当中是很信任你的。在情感当中我们讲到基本信任感,这是在婴幼儿的时候就形成的。在通过取悦、配合治疗师来控制治疗师不至于攻击她,或对她冷漠,或像她小时候父母曾经那样对待她,这是我们去理解假性自体的基础。
当治疗师意识到病人在努力取悦吸引自己、让自己满意的时候,重复了一种让病人感到痛苦的关系,因为他从小非常辛苦的来让妈妈不拒绝自己,不对自己冷漠,非常辛苦。对此的觉察是真正的治疗开始的契机。我们身不由己的被来访者投射成很理想化的,我们也会非常努力,要做到最好,进入这个模式我们才有可能察觉并呈现。要先进入关系,有了关系,才有了治疗的机会。对反移情的自我察觉总是很重要的,在实践的时候不那么容易。
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符合下列五条及以上:
⑴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夸大成就和天赋,虽然没有相应的成就,却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现在讲人格障碍,有点像价值判断、贴标签一样,辩证的看待,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看做最优秀的,才有可能不断的努力,能够发展出自己的潜力。自恋型人格障碍不是一个价值判断标准,我认为任何一个被称为障碍的表现,其实是令人羡慕的特质,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把自己看作最优秀的,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只不过我们不敢去承认这一部分。
⑵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一个人不相信爱情,很现实也是某种缺陷。
⑶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⑷ 对赞美成瘾。
⑸ 有特权者的自我感觉,如无由地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已。
这是人际间的冒险者,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⑹ 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
⑺ 常嫉妒他人或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⑻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体客体关系。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已的个体,当作自已身体的一部份,没有界限。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无所不能的自身
如果养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小孩子经历过这个阶段,才有可能应对今后的挫折,如果没有经历过充分的被肯定,以后总想补,永远补不够。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一个人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才能让自己暂时的满足,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者过份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对赞美的无限需要
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从小缺得很厉害的东西,将来长大了怎么补都补不够,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作自已的一部份。在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缺失共情接纳的补偿,以对赞美无限需要来证实自己无所不能,两者是连在一起的。
缺乏共情的能力与他人之间缺乏人际界限,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的一部份。赞美他人是将他人潜意识地当作一个自身客体以满足自己的自恋。可以无视周围人的存在。周围的人只被当作一个用具,或仅被作为一面理想化的镜子,从中可照出同样理想化的自身。有些人总是在看周围人怎么看他,老计较这一点的话,是很难成为自己的,有些行动力强的人不会太计较周围人怎么看,他认定自己的目标,一路向前,走自己的路,这个有时候是我们很羡慕的特质。很难整合。
自恋
自恋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共生;忽略两个真实主体之间的交流,借以逃避愤怒、侮辱、失望、嫉妒和绝望的感觉。
厚脸皮自恋:对别人感觉迟钝,专著于自己和自己的成就,其人际关系缺乏深度和内涵,不断追求别人的赞美。
薄脸皮自恋:过分敏感,过度紧张和小心谨慎,忧郁型自恋。很难把攻击性指向外界,有成就。总感到没有一个很理想的人保护自己,所以不敢在人际关系中呈现自己。
代表人物对自恋的描述:
Kernberg:处在渴望和憎恨客体的冲突中,企图消除两者之间的鸿沟,并一心一意地“变成”他的理想自我。希望作为一个很理想的人,又恨这个人有不满足自己的部分,既然没有一个理想的人,那么我自己要做这么一个人。
Kohut和Winnicott:婴儿期缺乏母亲共情,对外来侵害缺乏抵抗力。自恋者所面对的是迟钝、缺席的或有施虐倾向的照料者,会隐退到内心深处,企图“成为”他极度渴求却又不存在的母亲,籍此保有一些内在的完整感,不断的自我补偿。
心理防御机制
分裂:全黑全白,全好全坏。
贬低:他不贬低你,你已经感到被贬低了,他在你面前是如此高大的存在,你离他所期待的距离太远了。
投射性认同:控制。
治疗技术1
Kernberg和克莱恩学派比较强调语言介入的重要性,治疗早期诠释负性移情。
Kohut和Winnicott认为同理的反应和肯定,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是分析师的首要任务。不要去面质、解释一些负性的移情。
这两派有很多的争论,肯伯格和克莱因学派强调有冲突,没有整合好。科胡特和温尼科特学派是你跟来访者共谋,否认攻击的存在,借着早年缺少的母爱,帮助患者发展出假我,阻碍了患者的自主性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在临床中我们都要兼顾,有些个案我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共情的回应,营造一个很安全的氛围,感到被接纳,有些个案需要去面质负性的移情,最后还是看我们咨询师现场的感觉。自恋的个案,需要蛮长时间的互相理想化、共情,然后去面质,“度”不一样,来访者自恋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人会重一点,有的人会轻一点,关键是看现实。比如一开始你站在很高的高度把他分析得很透彻,对他来说是蛮大的羞辱,因为他不会感到自己需要帮助的,这样的个案一直是哪怕局面再糟糕,他一直在努力要掌控局面,总是他帮助别人,他很难接受自己很软弱。我们要考虑他这种自尊,然后小心翼翼站在他感觉的这一边,慢慢去贴近他的真实感受。能不能让自恋的人接受自己非常悲哀的部分,或者非常软弱的部分,作为治疗师你能不能接受这一部分。当来访者在咨访关系中体验到你也是一个蛮真实的、蛮敏感的,你有的时候也会很自卑,也会体验到很羞辱,然后你的回应方式也能够做到不卑不亢,尽量去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觉,这是给他一个非常好的、非常重要的示范。会让他有机会将来逐步内化你的这一部分,然后形成一个所谓新的内在客体的形象。
假性自体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联系和区别?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个标签,或者是一个诊断名称,假性自体是站在动力学的角度去强调一个人在自我发展、自体形成的过程当中他所缺失的部分,所以假性自体是理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的视角。
太原明悦心理咨询中心宁跃民主任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等严重心理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咨询个案累积上万小时,有着大量的完整成功的个案。尤其在神经症治疗以及对精神病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指导方面有着大量的成功的个案经验。并温馨提示有问题请找明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