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悦心理
心理咨询热线:
0351-8331156
2017年7月20日,精分成长小组第四次活动开始了,活动由太原明悦心理咨询中心宁跃民老师主讲。宁跃民老师在第三次活动中,主要是概况地讲述了关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例如关于精神治疗、关于过失、关于精神分析、关于精神分域理论、关于梦的解析等等。宁老师的精彩讲述,让我们对经典精神分析在总体上有了基本的了解。今天,宁老师继续讲述关于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有关内容。
一、关于精神决定论
心理现象和我们的躯体现象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事件是偶然的或者碰巧发生的。每一件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在心理活动中,不存在分离中断的情况。换句话说,任何偶然行为都有特定缘由。也就是因果论,无原因的结果是不存在的,更具体的说,成人行为的动机是由他的幼年经历所决定的。
二、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着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与弗洛伊德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否认本能驱力,他们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尤其与母亲的关系,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来自对“客体的寻求”。
婴儿早期通过对客体的内射,再通过内化,通过认同父母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三、人格结构理论
晚年的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他认为一个完成的人格结构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
本我对应本能,各种欲望,对应的主要是原始的驱力欲望。例如食欲、性欲、攻击欲望等等。
本我是非理性的,不能延时满足,要求立刻满足。回避公共责任和义务。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
假如一个人表现出自私、浅薄、任性、唯利是图的性格特点,那么,在此人的人格结构中,本我是占据上风的。
本我是人类活力之源,本我占比重的人比较有活力,本我被过分压抑则表现的无主见,缺少防御能力,缺少攻击欲望。
本我与生俱来,生而有之。
2、超我
超我大概在3岁以后形成,依靠认同、压抑形成。具有评价自我,限制本我的功能。超我的形成使人成为社会的人。超我是一个人的理性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由两部分组成:良知和自我理想。
良知是惩罚性的,因为做错了了事而遭受惩罚,惩罚遵循的规则内化成良知。良知形成以后,如果做错了事,做了有背良知的事就会内疚自责,甚至自我惩罚。
自我理想是通过鼓励、表扬、奖赏形成。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反映了养护者的重要观念和习得。
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
3、自我
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理想的自我应该是对内能够协调本我和超我,对我能够协调现实关系。
本次讲座宁跃民老师主要总体介绍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最重要的几个理论,系统的为我们梳理了经典精神分析的大框架。期待宁老师下一次的讲述。
太原明悦心理咨询中心宁跃民主任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等严重心理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咨询个案累积上万小时,有着大量的完整成功的个案。尤其在神经症治疗以及对精神病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指导方面有着大量的成功的个案经验。并温馨提示有问题请找明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