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悦心理
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往往是身体和知识、能力的成长,却很难感受到内在生命的成长。一个人随着身体分娩出母亲的子宫,心理上也开始了一个诞生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一个人的内在生命的成长。
内在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有四种境界,我总结为:境、镜、静和净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和心理治疗与禅修追求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非常相似。但是一个人能到达哪种境界,取决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和内在智慧的发展层次。
境的阶段,犹如活在梦中,受着命运之手的牵制。镜的阶段,开始学会自我反思,能够找到一种【存在感】的感觉。静的阶段,会由衷地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自由和喜悦。而到了净的阶段,那是一种合一无二的境界,没有分别,没有对错,没有好坏的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境】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这个阶段相当于人类的梦中阶段。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境由心生。如果按照我们学过的辨证唯物主义,那这句话纯粹是唯心。但是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越来越让我看到一个事实: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制造了自己的困难,一个人的心态如何造成了他今日所处的环境。我的一个朋友在婚姻的困境中苦苦挣扎,自我折磨,亲朋好友的开导都无法改变她的偏执,所有的人都看得清楚明白,她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受伤。多次交谈无效之后我发出喟叹:看你就像活在自己的梦里一样……她却一脸的迷茫:“你为什么这么说?”她活在自己的性格制造的悲剧关系中,犹如梦魇一般。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应该更通俗,更容易理解。性格就是心,而命运就是我们所说的出生家庭,成长环境。多数人遇到困境时,只知道一个办法:和外在环境死磕,纠缠,却没办法理解一切的困难源于内心。心能包容万物,亦能制造自我的困境,当然更能化解困境。只知道改变环境,却不改变自己,就和一个人生活在梦中差不多。当你能明白境由心生时,才是真正的梦醒时分。
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大多认为心理疾病是环境造成的、是别人造成的。于是在咨询中,用了很长的时间在谈环境和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谈谈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往往停留在【困境】中。当来访者终于能够放下对他人的指控,开始返观自己时,真正的改变才得以发生。个案不再将注意力和改变的希望,过多的放在外在的环境和外在的冲突上,而是返观自己的内心,并从自己身上发现了改变的真实力量。
第二个境界,【镜】的阶段:以他人为镜,可以了解自己。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内心,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观看内心,那就是以他人为镜。通过在与别人的关系中感受到的东西,来了解自己。比如我的那个固执的、总认为老公伤害了自己的朋友。如果她愿意从那个【受害者】的梦中醒来,走入自我反思的【镜子】面前,问问自己:如果你感到那个你最在意的人总是伤害你,伤害了你很多很多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竟然允许这样一个人伤害你这么多年?这种伤害是怎么开始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伤害?婚姻是呈现和观察亲密关系的犀利之镜,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出自我幻想的境界,开始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内在的亲密关系模式,从而改变自己一直以来受困和受苦的境遇。
禅宗中的禅师神秀曾作诗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描述的就是“镜”的境界,需要我们时时通过“以他人为镜”,返观自己的内心,从而不断地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总受制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和伤害。
在心理治疗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就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这个阶段是心理治疗最困难,也是最曲折复杂的阶段。各种在日常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和痛苦,在咨询关系中也会如同镜子一样,投射出来,反映在咨询关系上。冲突、指责、攻击、怀疑,失望,接踵而来。当来访者进入到这个阶段,并逐渐通过咨询关系的觉察和反思,各种冲突开始转化,来访者开始呈现出更多的自我觉察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外在生活和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第三个境界:【静】的阶段。到达这个生命境界的人,能感受到生命的平静与和谐。一般来说,人到中年之后,有的人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再与现实和命运苦苦对抗,而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生活呈现出一派和谐与宁静的状态。在心理治疗中,到了这个阶段,来访者和治疗师进入了一种崭新的关系:相互的平等,尊重,接纳,开放和包容,更多的改变和可能性开始在关系中呈现。
第四个境界:是【净】的境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心理治疗中,能到达这个境界的人极少极少。
六祖慧能的著名诗作描述了这个【净】的境界:【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心理治疗和禅修共同向往的至高目标。当我们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完全地和谐,彼此相容,这个世界何来的伤害和战争?但是这个境界,却鲜有人能到达。这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我们却可以满怀期待,成为那个世界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