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悦心理
鲍尔比(1969/1982, 1973)提出了两个假设来解释人们依恋的差异。第一个假设是不同性质的依恋关系的前提条件。鲍尔比认为抚养者对婴儿的需要做出何种反应是婴儿是否会形成安全依恋的前提条件。由于抚养者对婴儿需要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儿童对抚养者对他们悲伤的信号或者渴望接近抚养者的信号的反应产生了不同期望,也就是形成了婴儿对抚养者和自我的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从而形成了婴儿与抚养者不同性质的依恋关系。第二个假设是关于依恋安全性的个体差异对儿童发展(尤其是个性发展)可能产生影响(Bowlby, 1973)。鲍尔比主张,因为依恋关系被内化而形成内部表征,这些早期的经验和后来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期望对儿童后来的行为和情绪适应产生了影响,甚至在全新的环境和面对不同的人时,个体由依恋关系形成的对人和对自我的内部表征仍然会起作用。
依恋理论家把依恋划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大类(Ainsworth et al., 1978; Bowlby, 1973)。“安全”依恋或“不安全”依恋并不是简单地描述依恋关系中婴儿明显的依恋行为,而是描述在需要安慰或保护时,儿童对抚养者是否可以得到的一种明确的感知。安全依恋关系促使婴儿探索世界,扩展他们掌握环境的能力,因为经验让安全依恋的婴儿知道如果探索是不安全的时候,他们的抚养者就在旁边,可以缓解他们的恐惧。安全依恋的婴儿相信他们的抚养者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也相信在需要的时候抚养者是可以得到的,因此,这些婴儿在他们自己接触周围世界时也是自信的。
然而有时婴儿也会对父母、照顾儿童的人或其他抚养者的反应产生不确定性或不信任,从而形成不安全依恋。在环境有危险时,不安全依恋的婴儿不能一直得到抚养者的安慰,抚养者也不能一直出现。婴儿请求抚养者的关注可能会遇到抚养者冷漠、拒绝或者不一致的反应。这些经验的结果就会导致婴儿对他们的抚养者是否出现感到焦虑,担心在他们需要时,抚养者不反应或者做出无效的反应。不安全依恋的婴儿不容易被抚养者安抚下来,他们探索性游戏的特点表现为或者是独立或者是焦虑地依赖成人。
安斯沃斯研究了鲍尔比的第一个假设——婴儿不同的依恋类型来自于婴儿不同的经验和对抚养者是否可以得到的不同期望,并且安斯沃斯最早对婴儿依恋安全性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系统描述。安斯沃斯提出了婴儿依恋研究标准化程序——陌生情境法,根据婴儿在陌生的实验室情景中的表现把婴儿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景中当母亲在场时,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有时会通过向母亲微笑或远距离地看母亲与母亲进行情感的交流。当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明显的悲伤,游戏可能会停止。他们对陌生人会表现出友好,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但是他们还是明显地喜欢得到母亲的安慰。当与母亲重聚时,悲伤的婴儿会用微笑或言语表现出对母亲回来的愉悦和欢迎,寻求与母亲的亲近或接触,与母亲保持一段时间的接触,并且容易被这种亲近或接触所安慰。最终大多数安全依恋的婴儿会继续回到游戏中。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当母亲在场时,通常自己玩玩具,很少表现出与母亲的情感分享(例如微笑或拿玩具给母亲看)。当与母亲分离时,这种类型的婴儿没有表现出悲伤,对待陌生人的方式与对待母亲一样。在与母亲重聚时,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对母亲表现出忽视、转过头或从母亲身边走过,而不是接近母亲。如果被母亲抱起来,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并不尽力保持与母亲的接触。
反抗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景中不能把母亲作为探索活动的安全基地。在与母亲分离前,这些婴儿也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和接触,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表现出警觉。在与母亲分离时,反抗型依恋的婴儿非常悲伤,不容易被陌生人安抚。在与母亲重聚时,他们可能寻求与母亲的亲近或接触,但是这种接触不能平复他们的悲伤。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婴儿虽然也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是一旦达到了这个目的却又生气地反抗与母亲接触。因此,在这种关系中有明显的矛盾性。
混乱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景中表现出矛盾的或混乱的行为,这表明在面对悲伤时他们不能保持一个一致的依恋策略(Main &Solomon, 1990)。这些婴儿表现出的行为可能有静止不动、刻板行为或者直接对母亲表现出忧虑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