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悦心理
最亲密的关系却无法交集
发布人:太原明悦心理 发布时间:2018/7/23 点击:3738次
“六一”到了,幼儿园仿佛成了童话的海洋,被布置得格外温馨,每个班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上午10点,孩子们已经排起了小小的长队,各自挑选奖品,拿到奖品后便迫不及待地与父母分享。
小小的礼物,对他们来说,有我们成人无法理解的重要。马上打开,马上触摸和探索,这就是孩子,他们与自己内在的需求紧紧地在一起,他们活在当下。“妈妈,妈妈,快一点,不要打了!”循声望去,是3岁的一个小女孩,只见她一手拎着发给每个孩子的相框,另一手拉着妈妈的手,这只手里还拿着自己的领奖票。妈妈正在打电话,孩子使劲往前拽着妈妈,妈妈的身体却微微向后趔着。看上去,妈妈和孩子身体的力量正好相反。
队伍越来越长,孩子更着急了,一个劲儿地喊着妈妈。但妈妈此刻却全神贯注地打电话,对孩子的感受浑然不觉。
我走上前去,快要靠近孩子时,孩子马上大叫起来:“我不愿意,我要妈妈,你走开!”看来她很清楚我的动机。
妈妈停下来,但电话依旧没有结束,情绪似乎显得很激动,丝毫没有察觉到我和孩子之间的事情。我只好站在一旁,看着孩子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妈妈。
孩子一会儿拉妈妈,一会儿推妈妈。妈妈的身体在推搡中趔趄着,眼神似乎在说“你等一下行不行”。孩子无奈,只能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等待妈妈。
显然妈妈的电话内容很长,而且好像和对方的谈话有些争执,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着很多小朋友都拿上了礼物,孩子更加焦急了。突然,她转身使劲推了妈妈一下。由于用力过猛,自己手中的相框“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包括小女孩和妈妈。有三秒钟的沉寂,孩子们都本能地靠向了自己的父母。女孩也吓坏了,望着妈妈,眼睛里充满了惊恐。
妈妈似乎并不懂得安慰孩子,她自己的情绪也忍不住爆发了:“让你等等,你就是不等,看,拉,拉,这下打碎了吧!我说了,打完电话就去,你怎么不听话呀!真是烦死我了!”说着,一下摔开了孩子的手,独自走开。
女孩“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委屈再也无法压抑。她终于挣脱我扑向妈妈,但此刻的妈妈也被情绪所困扰,依旧不停地抱怨着。
妈妈的愤怒与孩子的绝望,就如同一起进入到了一种“孩童”的情绪世界,但同时,又在两个不同的频道中背道而驰着……
拿到礼物是孩子们迫不及待的需求,礼物就是孩子的天使。如同一个渴望拥有车的成人,正好眼前摆着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你不可以动,你必须等待你的太太打完长长的电话才能动,我想这时候,成人的内心感受也会和安琪儿一样委屈、焦虑、迫不及待,只是孩子的外在表现和内心需要更为一致,更为清晰可见。
女孩儿就是这样,处于完全内在的频道,真实感受自己内心的需求,并把这一需求表达出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对于自己来说如此重要的事情,妈妈却丝毫不关心;为什么一个电话可以说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当自己在情绪最坏的时候,想在妈妈那里得到抚慰的时候却屡遭拒绝和指责。
而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处于完全外在的频道,感受着社会化的需求、利益、财富和关系,我们习惯于从物质的利益来判断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妈妈认为她的电话更为重要,而小小的奖品,自然不如生意重要。然而她却不知道,这样的等待,对于一个孩子,是何等的苦难!她也不明白:孩子怎么就这么烦,这么缠人,怎么就不明白刚才的电话牵扯到一笔很大利润的生意,怎么就不明白自己在百忙中抽空陪她的心意。
孩子的需求与成人所给予的“爱”,就这样在完全不同的两个频道,各自上演,却始终不能交集,不能对应在一起。
这样的问题,体现在父母与孩子关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通常父母认为能够“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就够了。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是因为他们的生命需要不断地获得与父母内在心灵的连接,就如同健康的食物滋养身体一样,关注与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就是滋养孩子内在世界的养分。真正高质量的陪伴,需要放下自己的事情,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然后产生内在心灵的连接。在这样的状态中,关注和重视孩子的需要,并关注孩子所关注的事情,这种陪伴不用时间很长,但质量却很高。
显然,女孩儿的妈妈和众多父母一样,对孩子这些内在的情绪与需求,处于完全未知的状态。就这样,一对本该最亲密的母女,却始终处在无法沟通的两个频道中,不能相融在一起!
了解孩子神秘的内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