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悦心理
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心理效应,这些效应或者是心理学家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或者是长久观察得出的结果。其中,安慰剂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效应,主要出现在心理咨询和临床医疗过程中。病人获得的是无效或效果并不明显的治疗,病人因为相信医生的权威,在心理作用下相信药物的功效,结果病人的情况确实得到了缓解。
安慰剂效应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那个时代的医生,相信金属棒上带有神秘的电磁现象,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有一次,医生约翰·海加思将木棍伪装成金属棒治疗病人,结果发现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别。海加思意识到,并不是金属棒或木棒治疗了病人,而是病人的期待心理对疾病产生了影响。可惜,海加思并没有继续研究下去。不过,今天的人们在谈到安慰剂效应时,不可避免地会提到海加思的名字。因为他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才有了后来的连续反应。
关于安慰剂效应,至今存在不同的观点,科学家也未能完全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生理反应;也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导致的错觉。从经验的角度来说,安慰剂效应近似于相信则灵,病人相信医生的话,配合治疗,并且认定药物会帮助自己,治疗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这种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现象,让持实验观点的心理学家非常为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类病人长期受慢性疼痛困扰,四处求医问药,尝试过多种药物,各类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只是一次次的失落和失望。这时,如果医生能够处理好病人的负面情绪,同时令其坚信这一次服用的药物一定会起作用,病人的疼痛状况往往会有所改善。临床上的研究一再证明,安慰剂效应对疼痛、抑郁症、帕金森病等有效果,且效果明显。
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轻易催眠,同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于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反应者,即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心理、生理效应的人,他们往往有着相似的人格特点:依赖性强、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特别注意自身的生理变化,神经质,有疑病倾向。病人中,躯体疾病病人和精神病病人最易受安慰剂影响,其数量占70%以上。因为这些病人独特的心理特点,江湖郎中才有了施展法术的机会。
在新药适用阶段,安慰剂效应非常明显。人们常常把新药看作灵丹妙药,过了一段时间后,这股推崇新药的热潮就会消失,新药的身价也会下降。为此,在评价新药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安慰剂效应。经过双盲测试,如果新药的疗效和安慰剂的疗效没有出现显著差异,新药的临床价值就要被重新评价了。在大部分情况下,与其说安慰剂治疗了病人的疾病,不如说安抚了他们的情绪。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安慰剂并不能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否则的话,瘾君子即使嗑了假药也能嗨起来了。
当然,安慰剂并不能保证病人稳定的反应,它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疾病的性质、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评价、医生的言行、医疗环境的气氛等。由此,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有时则根本没有效果。
病人对早日康复的期望,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变化。硬币是有两面的,在安慰剂起作用的同时,也要警惕另一面——反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通过安慰剂的心理暗示,使得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而反安慰剂恰好相反,它会使病人的病情恶化,甚至出现更糟糕的结果。反安慰剂的效果并非药物引起的,而是来自病人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比如,手术后的疼痛会让病人变得焦虑、烦躁,如果病人的情绪反应非常强烈,感受到的疼痛也会更加强烈,这时往往需要更大剂量的止痛药才能达到与心态平和者同样的止痛效果。帕金森病人在得知脑起搏器被关掉后,症状会更加明显,即使脑起搏器并没有被关掉;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乳糖不耐症病人身上,当他们被要求摄取乳糖后,大多数人会出现腹痛的情况,即使医生给他们的是葡萄糖。
在化疗实验中,实验组的病人被告知,化疗的药物毒性很强,病人就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脱发、皮肤干燥等;对照组的病人被告知使用的只是普通药物,副作用很小,结果,对照组病人的反应则不那么明显。
为即将分娩的孕妇注射麻醉药物时,医生的话会直接影响孕妇的痛感。如果告知孕妇,局部的皮肤麻醉会帮你减轻腰穿时的疼痛感,孕妇对接下来的疼痛反应相对平和;如果告知,接下来你将感受到强烈的疼痛。相应地,孕妇一定会感受到强烈的痛感。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反安慰剂效应确实存在,并且作用强大,只可惜,鉴于医学伦理,反安慰剂效应无法通过广泛的实验加以证实。实际上,当病人在阅读药物说明书时,反安慰剂效应已经出现。说明书上会将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一列举,读过关于副作用的介绍后,病人会特别关注类似症状是否会在自己身上出现。
当药厂改变药物的大小和颜色,人们会更加怀疑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即使药物本身没有任何改变,不良反应的报告还是会突然增长。实验证明,红色药片比白色或透明药片给人更加不安全的信号。
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背景:期望。病人期望身体尽快康复,健康的人期望永远远离疾病。这一点,从人们对养生类药物的痴迷可见一斑。但凡去过医院的人都会发现,医院附近必然配有药店,而养生药物和药店的配套,就像药店和医院的配套一样。
虽然生产人参、鹿茸、阿胶的厂商没有像脑白金的厂商那样,逢年过节给观众来一阵广告轰炸,人们却对它们的神奇功效——补血、止血、安神、抗疲劳、抗癌等效果始终深信不疑,想必不久以后,人们还会发现它的净化肺脏、抗雾霾的功效。类似的一些保健品,甚至一些被看作滋补上品的药物、食物,起重要作用的也是安慰剂效应。
然而,反安慰剂效应却让医生在伦理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医生有责任告知病人所用药物可能引发的所有副作用;另一方面,全盘告知会吓到病人,引发其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反安慰剂效应,加重病人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在拷问医生的医术是否精湛之前,还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医生会不会说话?即医生能否使用恰当的语言,处理好病人的负面情绪。在病人服用任何可能减轻其痛苦的药物之前,若是不能有效处理病人的负面情绪,即使是真正有效的药物,也会徒劳无功,更不用期待安慰剂效应了。
合适的语言,既能委婉地告知病人用药可能引发的反应,又能降低反安慰剂效应。举个例子,如果医生对病人说:“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否则你会瘫痪的。”病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反之,如果医生说:“多休息,少运动,这样你会康复得很快。”病人则会满心期待康复之日。对医生来说,合适的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运用得当,既能避免反安慰剂效应,还能加强安慰剂效应。